“又是一年十一到,賣場忽悠少不了。概念陷阱搖錢樹,防騙還需有兩招!
“無商不奸”、“不奸不為商”。這是老祖宗留給所有充當消費者角色的子孫后代的金玉良言。每年十一消費黃金周之前,各路大俠都會為消費者“防忽悠”支招。但是每年十一過后,都還會有那么多消費者“抱怨不斷”。原因就在于,消費者的警惕意識還不夠。
初次進入賣場,第一感覺肯定是眼花繚亂,第二感覺可能就是促銷員“熱情洋溢”,第三件事則最可能是自以為找到了一個“產品專家”,能夠百分百的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消費者會被“騙”的核心原因很簡單:消費者都太善良了,太相信促銷員了。所以那些“腦殘式”的推銷才能成為市場圈錢的經典案例。消費者被騙的直接原因則是,促銷員往往有備而來,至少都是專家級的專業(yè)“忽悠”工作者。面對這樣的“狼群”,消費者就如同一只孤獨的羔羊:沒有狼的嗅覺、沒有狼的陰險、沒有狼的敏捷,甚至也沒有一只成年公羊所具有的自衛(wèi)的“犄角”。在專家和普通人之間的“營銷”大戰(zhàn),勝利的天平一開始就已經倒向了促銷員一側。
雖然深入賣場如同入虎穴,但是想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卻別無選擇: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武裝起來,從頭到腳、叢里到外的武裝起來。消費者首先必須學會懷疑——要具有“懷疑一切”的精神。促銷員的任何稱贊、商家的產品報價、促銷讓利的廣告都可能事先注水,賣場里聽到的和看到的一切都值得懷疑。
有了懷疑一切的警惕性還遠遠不夠。消費者還需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每年十一前后,新款家電產品,尤其是彩電產品都會大批上市。這些產品有著眾多新功能新技術,可能是消費者從來沒有聽說和了解過的。正因如此這些領域也成了商家設置“陷阱”的最好狙擊陣地,等待著消費者羊入虎口。
這些促銷員狙擊消費者的最佳陣地正式今天要向大家重點介紹的內容:以下的五大忽悠,至少保證您十一購買液晶電視會遇到其中一二。
面板忽悠術已經被液晶電視的促銷員用爛了。從國內市場擁有液晶電視產品之后,促銷員就開始在面板上做文章。什么廣角技術、10BIT技術、這個屏那個屏、幾代線、這個地區(qū)原裝、那個地區(qū)原產……總之,只要能拿出一堆道理,促銷員就會告訴您“我們用的是最好的屏”。
液晶屏幕真有好壞之分嗎?這個分歧當然存在。但是,并不像是銷售人員表示的是以尺寸線、硬不硬、產地等區(qū)分的,而是由具體的屏幕技術區(qū)分的。比如半像素的屏幕總要好一些,擁有更高驅動技術,包括位數(shù)和刷新頻率的屏也會更好一些,更為重要的是高開口率的屏肯定更好一些——只不過促銷員不會告訴你開口率這個指標。
“臺灣屏不好”是促銷員最長說的。但是,事實卻絕不是這樣,臺灣企業(yè)也有其頂級的屏幕產品。只不過臺灣企業(yè)的大多數(shù)屏幕都是中檔次的,具有較高性價比的屏幕。但是臺灣企業(yè)絕對沒有“傳說中的爛屏”。
“軟屏不好”。真的不好嗎?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屏幕企業(yè)生產的都是軟屏。軟屏在全球液晶市場占據(jù)80%以上的份額。世界上巨大多數(shù)液晶電視用的是軟屏。由此看來,如果軟屏真的不好,那不是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液晶、彩電企業(yè)都是傻子了,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的消費者都被騙了嗎?
我們承認一些屏幕具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優(yōu)勢。硬屏、蜂窩屏、半像素屏、黑水晶屏,但是這些只是說這些屏幕有他的特色和特點。并不是說其他產品就不好了。消費者希望購買到更好的產品,但是必須是物美價廉的產品:所有屏幕的差異都會帶來產品價格的差異,這種差異只體現(xiàn)在電視機微小的細節(jié)效果上,在質量上大家都是一致的——消費者不需要擔心任何一家大品牌的屏幕質量不好,不如他人。
搶在十一黃金周到來之前,國內市場主流的彩電企業(yè)都已經推出了自己的LED彩電產品。這些產品必將成為十一市場的耀眼明星。尤其是LED電視以超薄為主導的產品特性,更是決定了這些產品在市場上、柜臺上必然非!皳屟邸。
針對這種情況,一些促銷員未來能夠賣出價格更高的LED產品,不惜告訴消費者“LED電視已經來了,其他產品將淘汰,液晶電視將淘汰”!促銷員的危言聳聽不是沒有依據(jù)。LED電視作為液晶電視的進化方向,未來必然大行其道。但是這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未來,在三五年之后:現(xiàn)在談這個還為時尚早。
如果談論LED電視來了,液晶電視將被淘汰,那么只能說明這個促銷員的忽悠招數(shù)已經“腦殘”到了極致的水平。LED電視的正確稱呼應該是“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其本質還是液晶電視,只不過是用新型的LED光源替代了傳統(tǒng)液晶電視的冷陰極光源而已。這種替換雖然發(fā)生在液晶電視最重要的部件上,但是依然不能改變LED電視是液晶電視的一種的事實。
LED電視的主要市場特色體現(xiàn)在外觀超薄上。國內市場最薄的LED電視為康佳推出的厚度僅有1.9厘米的產品和海信推出的厚度僅1.65厘米的產品。同時,康佳最新的技術已經發(fā)布,厚度降至7毫米的LED電視也將在不遠的將來上市。由LED電視進步的趨勢看,首先被淘汰的應該是現(xiàn)有的這些厚度較大的LED產品,而不會是物美價廉的傳統(tǒng)液晶電視。
LED彩電產品的價格一般都會高于普通液晶電視從50%到300%不等。價格太高也是阻礙LED電視大規(guī)模普及的原因之一?紤]到價格因素,專家提醒消費者,LED電視短期絕不會成為市場主流,且其價格未來會持續(xù)下滑,購買普通液晶電視更具有“保值”的優(yōu)勢。
電視能上網(wǎng),新聞股票隨時看,甚至部分產品電影大片看不完……網(wǎng)絡電視的興起在09年著實帶來了一波“概念熱”。媒體的爭相報道,另網(wǎng)絡電視的概念在消費者心目中早已落地生根。十一市場,想買一個網(wǎng)絡電視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shù)。
但是,善于利用好東西、新概念、尤其是消費者耳熟能詳?shù)母拍,則正是促銷員的看家本領。憑借消費者只聞其名不知其物的特點,促銷員擁有了足夠的發(fā)揮空間;憑借消費者對網(wǎng)絡電視耳熟能詳?shù)摹罢J知度”,促銷員也獲得了消費者對網(wǎng)絡電視“忽悠”戰(zhàn)術警惕性不高的戰(zhàn)略優(yōu)勢。
“USB插U盤播放網(wǎng)絡內容”的電視是促銷員假冒網(wǎng)絡電視的主要方法!澳銖木W(wǎng)上下載電影、圖片或者歌曲,復制到U盤上,然后插在電視的USB接口上,就可以看到網(wǎng)絡內容了”。促銷員的解釋雖然有道理,但是這種操作下電視根本就沒有上網(wǎng),只是起了一個播放器的功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流媒體電視機,而不是真正的網(wǎng)絡電視。
另一種情況是促銷員會告訴消費者這臺電視連上電腦就能上網(wǎng)。這種情況下,電視實際起到的是一個電腦顯示器的功能,上網(wǎng)的是電腦,而不是電視。
真正的網(wǎng)絡電視是電視接上網(wǎng)線能自己上網(wǎng),能上局域網(wǎng)也能上廣域網(wǎng),能隨時看到網(wǎng)絡上即時更新的眾多內容。只有這種電視才是真的網(wǎng)絡電視。即便認清了網(wǎng)絡電視,消費者依然要了解這臺網(wǎng)絡電視的功能到底有什么,或者說是這臺電視的網(wǎng)絡功能到底提供了那些內容的支持:有些產品能看新聞、有些能聽音樂、有些能下載、有些則是能看網(wǎng)絡電影,在千奇百怪各不一樣的網(wǎng)絡功能中消費者還需要詳細的找到自己的“所愛”是哪一個。
你到某個電視品牌柜臺前,咨詢是不是具有XX英寸的液晶電視。促銷員可能會給您一個讓您吃驚的答案:哪個尺寸已經被淘汰,我們現(xiàn)在不做這個尺寸了。
液晶面板的生產有一步重要的工序,叫做切割。不同生產線的液晶母板的大小是不一樣的,能夠切割不同尺寸的產品數(shù)量也是不一樣的。同時在不同的切割方法下也會出現(xiàn)邊角料的浪費。所以,也就有了最佳切割尺寸。由此來看,一條面板生產線就進怎樣安排自己的面板切割尺寸至于“效率”和性價比有關系,而與質量、性能,或者是不是淘汰沒有關系。
彩電企業(yè)往往和多家面板企業(yè)擁有合作和采購關系,但是通常不是和所有面板企業(yè)都有這種合作關系。這就導致了一些彩電企業(yè)可能缺少某一尺寸的產品。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產業(yè)鏈間的合作關系造成的,與這個缺少的尺寸線是不是被淘汰沒有任何關系。
液晶面板的切割過程中還會導致不同大小的面板價格成本非常相似。例如37、40、42英寸之間、46和47英寸、52和55英寸之間。這些產品的價格相差不大的特性很容易造成消費者“一時圖大”購買了尺寸較大的產品:往往尺寸較大的產品商家利潤也高,商家也會重點推薦。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可能忽略了自己家里的空間和觀看距離。如果選擇的電視與觀看距離不符,尤其是電視畫面較大,往往會造成觀看時頭暈、眼花、眼睛干澀的問題,嚴重的可能導致近視等眼部疾病。
其實,液晶電視的尺寸線選擇主要應該更具消費者居室的大小和觀看距離來決定。液晶面板史上的確有一些尺寸產品從市場消失,但是這種消失的原因也不是什么“落后淘汰”之類的,而只是正常的經濟切割比例的調整。消費者不需要擔心現(xiàn)在購買的任何尺寸的產品會是“技術過時,將被淘汰”的產品。
如果您已經選好了產品,并談妥了價格,您可能以為已經大功告成,其實則不然。您有沒有想過您的電視怎么放置,是壁掛還是坐式呢?
目前國內許多液晶電視是不帶底座的。也就是說您光買電視的話,買到家里也沒有辦法用,因為根本不能把它放起來。當您已經覺得價格談妥的時候,其實能還有一個必須購買的底座或者壁掛架的“價格”您沒解決。促銷員對這個東西可能會開口幾百元哦!
當您聽到一個底座或者掛架就需要幾百元的時候,您會有些晴空霹靂的感覺——這電視還不配底座,這破爛底座居然這么多錢?于是一場討價還價的爭論還將繼續(xù)。這時候您往往無心戀戰(zhàn),也不想原來的戰(zhàn)果付之東流,主動退卻、讓步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價格上吃虧”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是從一開始您就問好是不是帶底座或者掛架,每個都是多少錢。然后只和銷售員討論“打包”的最終價格:成敗一局定音。
總結:
平板電視市場每年都會有新技術、新產品,銷售員的促銷招數(shù)也會變化無窮。然而銷售員能成功“忽悠”消費者的原理卻不會變化:充分利用消費者的信任和消費者對產品的“無知”。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最促銷員的懷疑態(tài)度和充分惡補自己的“基礎知識”,我們就有能力戰(zhàn)勝任何“邪惡”的忽悠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