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互動投影和3D顯示技術幫助建設流動博物館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08-12-04 作者:蕭蕭

    在11月29日開幕的第三屆“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吸引了120余家博物館和相關企業(yè)參展。此次展會參展廠商不僅展示了傳統(tǒng)博物館展示技術的進步,更是演示了近年來由于采用現代科技成果給博物館行業(yè)和博物館教育功能延伸帶來的巨大變化。其中虛擬博物館和流動博物館技術成為了展會的最大熱點之一。

    傳統(tǒng)博物館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不能充分發(fā)掘博物館的“教育作用”!皟H作為收藏的博物館是殘缺的博物館、是不完善的、不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必要價值的”,一位館長這樣介紹,“博物館的價值就在于將歷史和文化展示給不屬于那些時空的人們,能夠影響的人越多,博物館的價值就越大”。而采用傳統(tǒng)手段,進行展品巡展并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其一是部分展品是屬于固定某個空間上的實物不能隨意搬移,另一些展品的運輸搬運有對展品本身的收藏不利。此外,即便大規(guī)模組織巡展,豈能覆蓋的人口也很有限。

    采用現代仿真技術成為解決博物館“參觀難”的最好途徑。不僅是可以仿制實體的展品,更可以再現歷史演化的整個過程,甚至結合了人機交互設計還可以讓參觀者“置身其中”:巨大的書頁可以翻動、千軍萬馬隨你指揮、熊熊火焰也可以置身其中……這些都可以通過互動投影和3D顯示技術來實現。

    依托這些交互化的手段,博物館可以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實現“發(fā)行”的概念。即將數字博物館裝進流動的大篷車或者各地的展覽中心,這樣就實現了博物館的復制、展品對更多人群的覆蓋。不僅如此,現代聲光學和控制技術的綜合應用,還令博物館能夠建設模擬歷史時刻的“體驗區(qū)”,帶給消費者、參觀者實物展品不能媲美的真實感和震撼體驗。

    在第三屆“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上一輛僅12米長的卡車吸引了眾多觀眾。集成了互動、3D顯示等技術的這這輛大篷車,收藏了數十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書畫及器物珍品,3D顯示中的它們看上去就如實物般真實而清晰。據悉,這樣的博物館大篷車可以隨意的走進居民社區(qū)、學校和中小城市,給那里的人們帶來世界最大的博物館、最古老的展品以及最精美的藝術品,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教育作用。

    互動技術和3D顯示技術主要借助于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輸入輸出設備以及投影顯示等設備技術實現。具有很好的投入成本控制能力。這令移動博物館不僅適合與大型著名的博物館,也可以滿足中小博物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教育需要的;蛹夹g等現代信息手段已經改變了傳統(tǒng)博物館被動展示的業(yè)務形態(tài),形成觀眾可以互動、展館可以流動的新特色。

    現代科技與管理經營手段的結合,提高了博物館的體驗價值,也促進了國內博物館從單純的收藏、研究向服務公眾的轉變!敝袊┪镳^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表示,“不過,如何通過數字化開發(fā)文化產業(yè),仍是當前許多博物館面臨的課題!迸c會專家進一步指出,難題的關鍵是現有展品的數字化和互動內容的開發(fā)問題。這些方面的困難的解決需要創(chuàng)意倡議、顯示技術產業(yè)和計算機軟件技術產業(yè)的共同參與。不過與會專家并不認為這些可以困難是不可戰(zhàn)勝的,樂觀的估計是三五年后互動數字流動展示將成為博物館業(yè)的一大趨勢。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