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故事 我的家庭影院升級全記錄

來源:論壇整理 更新日期:2006-08-14 作者:ashuro

最初環(huán)境

    接觸AV,從一開始到到現(xiàn)在差不多有三年多了,中間有一些故事, 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開始像大部份人一樣,備是放在客廳,后來為了有好效果以及可以真正欣賞電影 - 和家人努力溝通后決定把車庫改為視聽室。

圖片一

    車庫 1 - (遠照)原來車庫的樣子, 左邊菱形玻璃那面墻(有凹進去的墻面)為木板,其它所有墻面為水泥墻。為磁磚地板,天花板有吊輕鋼架,以高度比實際的要低,原來天花板鋪設為波浪形較貴的材質(zhì),方左邊有塊多出來的空間 (L形的空間)。

    基本上來說 - 這七坪的空間是一個滿差的空間。

* 左右不對稱,
* 前后也不對稱,
* 高度太矮,
* 長度太長 (座位的左右寬度太窄),
* 反射太多 (硬調(diào))。

圖片2

    車庫 2 - (近照) 請注意前方下面的空出來的空間。來裝潢好之后這空出來的空間有兩個功能, 一個是做為雜物存放, 同時這凹進去的空間也會吸收低頻的能量, 圖中的窗戶是這空間中唯一的窗戶, 因為空氣流通所以不能移除, 也因此影響到后來屏幕的擺設。

最初的視聽室

圖片3

裝潢后 1 - (前方正面) 這是最早視聽室的設備:
* Denon 1800
* Arcus TC-20 X 5 (主聲道, 中置, 及環(huán)繞喇叭)
* R-Tec 150W 后級 用來推主聲道喇叭
* R-Tec 60W 后級 橋接(bridge)成180W推中置喇叭
* Pioneer S6D + 力巨 DV-200字幕機 (色差輸出入)
* Sony 34" 全平面電視

    窗戶旁那個紫色的是遮光布(背面是銀色的), 目的是希望可以讓視聽室弄成全遮光(全黑), 可是把遮光布弄成兩層(對折)后還是會有光透過來, 所以如果你要遮光的話建議你除了遮光布以外最好還是再加上深色的窗簾,

圖片4

     裝潢后 2 (后方正面)

    比較喜好喇叭都用一樣的 (不只同廠牌-連型號都樣), 希望可以降低不同喇叭于聲音的差異性, 所以環(huán)繞喇叭跟前面的一樣都是用Arcus的TC-20, 如果你看仔細點你會發(fā)覺到環(huán)繞喇叭其實是倒著放的, 這是為了讓高音單體可以離耳朵近一點, 有看到后方中間的中置喇叭嗎? 其實跟本沒有接(Denon 1800只支持5,1), 反正TC-20喇叭多一只也不知道放那,以就干脆把他放上去。

環(huán)繞擺放的位置設置

環(huán)繞喇叭及后方的調(diào)整 1

    之前環(huán)繞擺的位置太高了, 所以就把環(huán)繞拿下來(降低高度), 正后方墻面上擺的白色保麗龍是"舒樂得"的"二維擴散板," 加上去之后對于后方音場有有很大的幫助,放在地板上的是之前的重低音: Buck T320。

環(huán)繞喇叭及后方的調(diào)整 2

    

    環(huán)繞拿下來之后又覺得擺得太低了, 所以又再調(diào)整 - 把環(huán)繞放高一些。

駐波大戰(zhàn)一

圖片7

駐波大戰(zhàn) 首部曲

    (注:兩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沿相反方向傳播時疊加而成的波稱為駐波。駐波是波的一種干涉現(xiàn)象,在聲學和光學中都有存在)

    駐波最厲害的地方是視聽室前方L型那里, 最嚴重的地方把整面墻做成DVD的收藏柜(依墻面大小訂制), 這個收藏柜每格可以放最少30片DVD, 一共二十格所以可以放600片DVD, 可是駐波并沒有因此就解決了 (后面還有其它的大小戰(zhàn)役), L型那里的駐波雖然改善了, 可是其它地方依然有駐波, 小空間里的駐波真的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

駐波大戰(zhàn)二

圖片8

駐波大戰(zhàn) 二部曲

    除了上述以外, 視聽室左前方也有駐波, 所以把之前的小DVD收藏柜擺放在此對付駐波, 因為這個收藏柜較小, 效果也不如之前, 不過還是有些許改善。

器材更新一

圖片9

器材更新

Denon 1800 => Sony DA555ES

變化:

* 細節(jié)明顯的變多了
* 高音稍稍刺了一點點 (或是應該說不是很習慣SONY的聲音)
* 整體的音場變得更具體
* 個人覺得TC-20跟SONY擴大機的音色比較搭, 之前的1800+TC-20總覺得聲音有點悶,
* 后方音場的包圍感有很大的改善

 

圖片10

● 器材更新

Arcus TC-20 => MK LCR-55喇叭
BUCK T320 重低音 = > MK V125 重低音

    變化? 這個改變太大了, 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楚的, 只能說喇叭對聲音影響最大的器材, 值得一提的是, 一開始覺得555ES跟LCR-55搭配起來覺得聲音很吵, 其實這也很有可能是因為空間沒處理好導致反射音過多, 所以會覺得刺耳。

空間處理

圖片11

空間處理 - 吸音熊 & 吸音海報

   除了吸音熊以外, 熊的上方的海報后面貼了塊絨布用來吸音, 問題是這兩者的位置都不對, 錯誤的示范 >_<

圖片12

空間處理 - 吸音海報

    同上 - 這神鬼戰(zhàn)士海報后面也是貼了塊絨布, 位置雖然正確可是還是因為太薄弱的關系 - 吸收有限, 雖然有助益, 可是效果仍有限。

駐波大戰(zhàn)三

駐波大戰(zhàn) 四部曲

    看到左下方角落的紙箱嗎? 那是自制的低頻陷阱(Bass Trap), 效果雖有限, 但是有興趣的網(wǎng)友可以試試。

器材更新二

器材更新

Sony電視 => Panasonic AE-100投影機 + Draper 4:3 100英寸幕
Sony DA555ES => Denon A10SE
小地毯 => 大地毯

    第一次接觸大屏幕, 90英寸的大屏幕感覺真好, 雖然畫質(zhì)不如電視, 可是總算稍微有點劇院的感覺了, A10SE擴大機的推力比555好, 中頻的厚度及動態(tài)都比以前有進步, 音色方面也比較搭, 沒那么刺耳。

    另外 - 圖的中間靠右可以看到新買的藍色遮光窗簾 (上下收放式的),價錢有點貴,可是遮光的效果非常好, 比一般布料行賣的遮光布好太多了, 視覺上的效果(圖案跟平整性)也比之前好多了。

    重低音也由右邊移到左邊 (擴大機后面右邊那個黑黑的就是了), 因為重低音的正后方是個凹進去的空腔, 所以在重低音跟后面跟的木墻中間放了塊大理石板隔起來以免低音流失于后面的空腔。

環(huán)繞喇叭的設置

環(huán)繞喇叭及后方擴散

    后墻及座位上方加了舒樂得的二維擴散板, 后面及上方的音場的形體變大也變得及清楚。

左環(huán)繞及L形空間

右環(huán)繞

駐波大戰(zhàn)四

駐波大戰(zhàn)  - Primacoustic London 14 吸音棉 - 前面

    當初買這個吸音棉主要是因為駐波及前方不對稱的關系, 駐波的形成有可能是因為多個墻面的反射所匯聚的能量造成的, 所以如果可以適當?shù)奈栈蛳@些多余的反射的能量應該可降低駐波, 另外也有兩個Bass Trap (低頻陷阱)位于前方的左右角落。

駐波大戰(zhàn)  - Primacoustic London 14 吸音棉 - 后面

兩個Bass Trap (低頻陷阱)位于后方的左右角落

吸音處理

    Primacoustic London 14 吸音棉 - 左后方

    玩偶下面的吸音棉為二次反射音的處理

    Primacoustic London 14 吸音棉 - 右前方

    照片右邊, 玩偶下面的吸音棉為第一次反射音的處理

整體效果

天花板

    天花板離地面的距離很短 (約兩米多而已), 所以把天花板全都換成了礦纖板, 另外 - 也把某些天花板翹高起來做為不規(guī)則狀。

投影畫面 (全黑)

    中間上方光圈的是投影機的通風孔, 投影機是位于座位上方, 所以平常觀看影片的時候是看不到這個光圈的 中間下方有一點反光的是空CD盒, 平常也是看不到的, 基本上來說, 看電影的時候是全黑的, 較有氣氛。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